巨头纷纷涌入万亿消费金融市场沸腾

融中财经戴贤超2020-12-07 16:15 大公司
年内共有5家消费金融机构获批,目前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数已经达到31家。

目前我国并未大规模发放消费金融牌照,截止2019年末,拥有消金牌照的机构仅有26家。而在今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批筹进程明显加快,年内目前已有5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

现在,我国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达4988亿元,同比增长28.67%;贷款余额4723亿元,较上年增长30.5%。

同时,2015至2019年,我国短期信贷消费余额已从4.1万亿元上升至9.9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4.72%。预计到2023年,我国短期信贷消费余额规模将达到23.4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8.68%。

庞大的消费金融市场,吸引不少资本巨头前来布局。尤其今年以来,消费金融市场迎来多重利好。不仅监管部门发文降低消费金融公司拨备覆盖率、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各种政策也在不断刺激这个拥有万亿的消费金融市场。今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批筹进程明显加快。是四年来获得批筹最多的一年,这也意味着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已经达到31家。

1月10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筹建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光大银行(601818,股吧)在北京市筹建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并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

4月9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了关于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该行政许可显示,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亿元,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15亿元,占公司注册资本的30%。陈东起任董事长,消费金融公司应于完成企业登记、税务登记等有关法定手续后1个月内向上海银保监局报告,并应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6个月内开业。

9月30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了关于筹建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公司”)的批复。

10月9日,银保监会公布同意江苏银行在江苏省昆山市筹建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复称江苏银行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审核股东资格、办理筹建事宜,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

同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公告称,同意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唯品会”)在成都市筹建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目前尚在排队申请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多达10多家,未来消费金融牌照的审批将成常态化。消费金融公司牌照候场队伍也十分庞大。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富滇银行在内等十余家银行均有意申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即便是刚刚在A股IPO失利的蚂蚁金服也对消费金融牌照产生浓厚兴趣。据资料显示,2020年8月,蚂蚁集团与其他投资者签署协议,拟成立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消金”),拟认缴注册资本金为40亿元,占其注册资本比例为50%。

虽然蚂蚁消金还在审批中,监管是否放行还未可知。只是蚂蚁这一举动,从侧面也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消费金融公司牌照变得越来“越香”。

除此之外,监管对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上市态度也有所松动。9月11日,重庆银保监局官网发布消息称,原则上同意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在A股IPO的申请。

万亿市场火爆

近期,银保监会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通知提出,允许相关机构的拨备覆盖率可降低至130%,促进消费金融、汽车金融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在扩展融资渠道和增加资本充足手段方面,消费金融和汽车金融公司可在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盘活存量信贷,符合条件的相关机构可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二级资本债券。

“伴随政策回暖和更多机构的加入,消费金融行业将迎来更激烈的竞争,在资金或者渠道上有优势的持牌机构有望获得更大市场空间。”一位熟悉消费金融市场人士分析称。

上述人士指出,当前监管导向性已然明朗,预计在“金融业务一定要持牌经营”的监管思路下,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金融机构在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也引来不少市场争议,而高利息一度成为市场正义的焦点。

过去民间借贷分类中,36%以上是违法的高利贷行为,24~36%利率区间 法律不予保护。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修订新规,对利率上限按照4倍LPR 进行定价,4倍以上认定为高利贷行为,将利率上限从24.0%下调至15.4%。

监管规定的变化将影响资源的分配,民间利率上限的变化预计会对消费金融行业产生影响。保护上限调整后,相关产品预计会被迫调整。流失的客户一部分可能会进入民间借贷这种监管更灰色的区域,另一部分可能会转向持牌类金融机构,尤其是消费金融机构。

在消费金融增长强劲的势头下,机构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各大消金机构来说,率先在融资方面取得突破,就能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成为众多消费金融公司努力的方向。

很明显,在资本和监管政策双重刺激下,未来,消费金融市场将会更加火爆。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