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点为何铤而走险?圆通144家分公司偷送极兔快递被罚
双11期间,快递公司战火升级。
11月4日,圆通在内网发布《关于代理极兔业务的处罚通告》,通过数据比对,以及结合省区网管及终端人员核对,核查出144个分公司存在违规行为,按规定罚以3万元。
圆通不愿陷入舆论旋涡,回复“不予置评”,也没回应如何定义“违规”。按7月23日圆通的“封杀令”通知,揽派两端的加盟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代理极兔业务。
但监督起来并不容易,总部可以在揽件网点、分拨中心、派件网点抽查,但都费时费力,尤其末端网点不好控制。有代理极兔的通达系网点老板甚至对AI财经社表示,“我不会让他们随便进我家仓库,大不了让我亲戚在旁边挂个极兔的门头,我分件给他。”
其实,网点“胳膊往外拐”也有历史原因。快递专家赵小敏曾透露,虽然快递公司与加盟网点签了排他协议,但过去为网点生存考虑,欠发达地区的一些网点能同时代理几家业务。AI财经社曾走访合肥等地,发现市区不少网点招牌同时挂有几家快递公司的名字;在派件量少的乡镇,共用网点的情况更加普遍。
但归根结底,这些现象还源自总部与网点的利益分配问题。尤其近年来,电商增速放缓,倒逼快递公司抢夺有限的订单,层层压力转嫁到网点身上,罚款、降低派费等手段层出不穷,价格战也屡禁不止,9月申通、圆通、韵达的单票收入甚至降到2.18元以下。
有业内人士告诉AI财经社,一些网点老板赚不到钱,便把网点转给亲戚朋友,自己转做其他生意了。而极兔的补贴模式无疑给加盟商带来新的希望,加上加盟体制管理松散,便出现网点铤而走险的情况。
这也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5月爆发的丰巢快递柜涨价受抵制事件,表面看是用户对快递服务的不满,本质透露的是快递公司对末端的压榨加剧,弱势的末端网点和快递员决定采取懈怠的服务方式弥补损失。
截至目前,除圆通外,中通、韵达、申通等公司还未曝出违规处罚消息,多名加盟商也对AI财经社表示,没有收到相关通告。
猜你喜欢
再创新高,去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
2024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745亿件,收入1.4万亿元,增21%、13%。国家邮政局推进快递进村、进厂,助力乡村振兴。现存快递物流相关企业超134.4万家,新增12.6万余家,广东、江苏、山东数量居前三,8.55%企业涉司法案件。快递业务量攀升,为新春假日经济注入新动力
2025年全国快递日均超5.5亿件,春节前夕超6.7亿件。快递企业加强数字化建设应对高峰,出口“拼车”模式降成本。快递业展现经济韧性,相关企业超134.4万家,广东、江苏、山东数量居前三,8.55%企业涉司法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