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医药31.83亿元股权被冻!控股股东与北大方正齐名
北大校企的破产之路
“中国最大校企”北大方正自2019年12月首现债券违约,到今年10月22日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北大方正重整之路愈发清晰。
自北大方正之后,又一北大校企——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名集团”)也进入了破产重组的收尾阶段。
10月28日晚,未名医药(002581.SZ)表示,控股股东未名集团所持26.38%的股份,约1.74亿股已全部被被法院冻结及轮候冻结。
实际上,未名集团曾是与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北京北大资源集团、北大青鸟并列的北京大学四大产业之一,其业务覆盖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生物智造等多个领域。
然而,从2017年起,未名集团就因债务危机开始走下坡路,2019年就被曝出因债务违约而宣布破产重整,不禁令人唏嘘不已。
曾定位为“世界生物经济策源地”的未名集团为何会走向破产之路?
与北大方正和北大资源不同的是,除了公司体量相差较大之外,未名集团的大股东并不是北京大学,而是潘爱华,一位北大教授。
图片来源:天眼查
但未名集团在其官网直接宣称自己是“北京大学三大产业集团之一”。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从2010年起,未名集团在全国多地有项目约14处,计划投资金额近1000亿元。温泉小镇、经济示范区、健康城... ... 这些项目从名子上来看多数属于房地产项目,而不是科研项目。重点是,这些建设在三四线城市的项目多数只是产生成本却没有产出盈利。
这真金白银的投入,考验着未名集团的资金链?
2015年9月,万昌科技通过定向增发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未名医药100%的股权被反向收购,未名医药完成借壳上市。时为北大教授的潘爱华借此成为公司实控人。
没过多久,未名集团由于自身资金流紧缺,就将自身持有的未名医药的股权几乎全部质押。然而,此后几年未名医药股价节节下跌,从2015年42.22元/股,一路跌到5.5元/股,最终未名集团所质押的股份在2019年遭到强制平仓。
图片来源:同花顺
资金流问题,成为悬在未名集团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截至2019年6月,未名集团占用未名医药的资金高达9.22亿元,剩余未偿还的金额还有5.07亿元,利息5435.67万元。
2019年12月30日,未名医药公告称,控股股东及包括董事长潘爱华、总经理丁学国等一众高管收到了证监会出具的警示函。
但由于未名集团身背多个诉讼案件,现金流已然困难,无法以现金方式偿还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为此,未名集团将手中4个还在临床阶段的医药、以及子公司股权等资产进行偿还。
图片来源:天眼查
走向“末路”的未名集团就这样进入窘况,其价值3.5亿元的大楼都被强制拍卖。
今年8月,潘爱华的海南天道投资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全部未名集团股权,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公示下挂牌转让。
就这样,未名集团走上破产之路。而潘爱华也已成为限高名单的常客,与其相关的限制高消费多达数十条。
“武斗”变“文斗”,潘爱华被踢出局?
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巴西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疫苗试验场之一。在所有试验的新冠疫苗中,来自中国科兴公司的克尔来福新冠灭活疫苗脱颖而出,成为巴西圣保罗州州长口中最安全,也是最有前途的一种疫苗。
而北京科兴正是能让该疫苗生产变现的重要环节,由此可以看到北京科兴的重要性。
不过,北京科兴也是与未名医药有关的控制权之争的主角之一。
北京科兴目前主要有两大股东,大股东为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科兴控股(N:SVA),持股73.09%;另一股东为未名医药,持股比例26.91%。
图片来源:天眼查
从2016年初开始,以北京科兴总经理尹卫东为首的北京科兴管理层买方团和未名医药买方团轮番掀起对科兴生物的私有化要约收购。这起私有化要约收购在接下来的2年里,不仅未落下帷幕,反而越演越烈,而内斗的本质,是高层股东之间两股势力的竞买之争。此时的北京科兴在未名医药眼里逐渐开始“失控”。
2018年4月17日,未名医药发布公告称,由于北京科兴拒绝向本公司提供2017年度财务数据及资料,致使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无法入场审计,故延期披露年度报告。
对此,北京科兴媒体事务负责人刘沛诚表示冤枉,“我们向未名方面提交了财务数据,但对方不相信数据是真的。”
双方各执一词,矛盾升级到出现直接冲突。随后未名医药“寻求真相”、试图进入北京科兴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和昌平区的两大厂区时,双方人员都发生了现场冲突。
在“武斗”解决不了问题后,未名医药和北京科兴又开始“文斗”。双方均把对方告上了法庭。最终,法院支持了未名医药审计机构查阅北京科兴2017年度及2018年相关财务会计报告和财务报表。
在未名医药的2019年年报中,未名医药已重新获得了科兴生物的财报,并重新并表。
但此后,北京科兴却发生了人事变动,潘爱华卸任公司总经理,尹卫东重新回到董事会,并成为总经理。
图片来源:天眼查
值得关注的是,未名集团在未名医药2020年半年报中还标注为境内非国有法人,然而,在未名医药的2020年三季报中,已被标注为国有法人。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未名医药曾在9月8日公告称未名集团的控制权已被划归国有的事宜是不存在的,但为何股东性质会在三季报时发生改变?
2019年未名集团深陷债务危机时,曾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医药医疗健康领域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开展交流与合作。因此外界猜测,或许中国通用是接手方。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围绕北京科兴的控制权之争,伴随着潘爱华的出局而告终。
上市公司借壳次年业绩就变脸
回到未名医药来看,在未名医药借壳后,2016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净利润更是高达4.17亿元。但此后就发生大的转变,2017年公司的业绩略有下滑,但2018年则直接进入亏损状态。
图片来源:同花顺
未名医药借壳上市后,就将原万昌科技项下的全部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划转至全资子公司未名天源,同时,因反向购买形成的商誉也转移到了未名天源。
2018年,因未名天源停产,对全部商誉计提减值损失,金额高达1.62亿元。
不仅如此,继半年报亏损后,2020年前三季度,未名医药实现营收约1.91亿元,同比下降56.03%;净亏损约1.06亿元,同比下降314.91%。
图片来源:同花顺
虽然未名医药业绩表现平平,但其股价却一路狂奔。截至10月30日收盘,年初至今未名医药股价上涨达153.33%。
猜你喜欢
未名医药31.83亿元股权被冻!控股股东与北大方正齐名
一代校企走到破产重组的边缘,上市公司多年陷入私有化缠斗、业绩下滑背后,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