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链,阿里的下一个“支付宝”
马云曾在多个场合,把信任称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回顾阿里巴巴过去二十年的风雨历程,从B2B业务的担保交易,到C2C业务的支付宝体系,其正是在信任的基石上成长起来的。
最近,在塑造信任这件事上,阿里再次迈上新台阶。在9月25日的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推出基于蚂蚁链技术的国际贸易和金融服务平台Trusple,聚焦跨境贸易中企业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
按照蚂蚁集团的说法,Trusple的含义是“trust made simple”,即“因为相信,所以简单”。简单来说,目前Trusple主要解决的是“支付安全”、“贷款无法及时到账”、“无法保障供应商按时发货”等阻碍跨境交易的信任问题。
近些年,区块链非常热,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这个名字。有进一步了解的人士可能还会知道它是一种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新技术。
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区块链显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打造信任的工具。在外滩大会上,蚂蚁集团副总裁蒋国飞称,“与支付宝当年推出担保交易的初衷一样,Trusple也是为了解决交易信任问题。所不同的是,由于区块链技术在解决复杂流程信任中的突出特性,Trusple更好地契合了解决国际贸易信任的需求。”
2004年,支付宝的诞生让阿里巴巴实现质的飞跃。如今,Trusple被放在与支付宝同等的位置,可见阿里巴巴对于蚂蚁链寄予非常高的期望。
回头来看,蚂蚁链与支付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非常具有戏剧性。有人说,支付宝是阿里在消费互联网的信任产品,而蚂蚁链是其在产业互联网的信任底层,蚂蚁链就是下一个支付宝。笔者认为,再准确一点说,蚂蚁链是阿里巴巴在数字经济时代里的“支付宝”。
保密项目与支付宝
蚂蚁链推出Trusple,被称为“马云19年前保密项目重启”。
保密项目听起来有些神秘,实际上它说的是马云在创业早期,曾尝试过用担保交易解决B2B跨境贸易中的信任问题,只是以失败告终。
有意思的是,这个担保交易模式最终却为支付宝的诞生提供了思路。
阿里巴巴纪录片《橙色天空》中,描述过一段马云早期的B2B创业经历。在简陋的办公室里,马云对着镜头外的记录者称,“我们正在启动一场技术革命、观念革命”。
马云所说的“启动技术、观念革命”,指的是他创建的互联网商业信息网站——中国黄页。1995年,马云四处奔波,向国家商务部门推广中国黄页。当时互联网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但马云已经发现它的巨大价值。在对方充满着疑惑的眼神面前,马云称外国人只要坐在家里打开电脑,就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直接订货,但他们不会订到中国来,因为中国在网上没有东西,我们应该尽早发展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黄页宣告失败,但马云没有放弃。1999年,马云创立旨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司阿里巴巴,首个网站是英文全球批发贸易市场阿里巴巴。当时很多人不看好阿里巴巴这种模式,但马云坚信中国进入WTO后,会涌现出更多做跨境交易的中小企业,必然存在巨大前景。
理想很美好,但现实却很骨感。在阿里巴巴面前,摆着的是跨境交易中一直存在的支付、物流等棘手的信任问题。因为当时国家的金融、物流体系尚不完善,在跨境贸易过程中,中小企业常常由于不能证明自己的信用和价值,而面临一些交易障碍。2001年,面对跨境交易中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阿里巴巴B2B公司尝试用类似中间担保的模式解决,即买家在阿里巴巴下完订单后,可以先把资金打入阿里巴巴在银行的对公账户。阿里巴巴收到买家的付款信息后会通知卖家发货,买家收到货物后,阿里巴巴再将资金打给卖家。
然而,由于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国际交易异常复杂,付款方式和物流方式均有很大差异,阿里巴巴B2B的担保交易方式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最终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阿里巴巴在B2B业务中没有做起来的“担保交易”,却在其C2C业务中得到蓬勃发展。2003年,阿里巴巴旗下的C2C网站淘宝诞生。不过一直到当年10月,整个平台都没有产生一笔交易。在反思过程中,淘宝团队认为其中的原因在于,淘宝的交易流程没有解决用户的信任问题。
当时,淘宝总经理孙彤宇想到,如果能在淘宝网推出一种基于担保交易的支付工具,用户就可以放心地使用淘宝网,信任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孙彤宇脑海中的担保交易模式并不是新鲜事,此前在阿里巴巴的B2B业务中就有过尝试。虽然担保交易模式并没有在B2B交易中得到大面积推广,但是淘宝团队认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易相对简单,担保交易模式在C2C业务上可能会行得通。当年10月12日,日本与中国的一对用户,在淘宝平台上通过担保交易完成了一笔支付——这是支付宝历史上的第一笔交易。值得一提的是,它同样是支付宝的第一笔跨境支付,只不过是针对个人之间的。
可以说,阿里巴巴在B2B跨境贸易交易中尝试的担保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对于支付宝的诞生有着启示作用。
支付宝诞生后,迅速推动了整个淘宝乃至阿里巴巴的发展。不过,相较于个人交易,企业与企业的跨境交易依然面临着复杂的情况,问题在很长时间内仍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蚂蚁金服孕育区块链
时间来到2014年,体量已经非常庞大的支付宝早已不满足于纯粹的第三方支付业务。这一年10月,蚂蚁金服正式成立。至此,支付宝从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变成了一个互联网金融服务集团。此后,蚂蚁金服陆续推出花呗、借呗、网商银行等服务,开始朝向多元化的金融、技术服务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不断壮大的支付宝,在某种程度上为当年一直没有解决的跨境交易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它便是蚂蚁金服旗下的区块链业务。
在蚂蚁金服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2015年,区块链在全球范围内迅速火热起来。2015年10月,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的比特币登上了《经济学人》封面。当时,市场普遍认为区块链的价值集中于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中。于是从2015年开始,全球资本市场掀起了一股加码区块链的热潮。
当时,蚂蚁金服团队也开始投入做区块链研究,成立了蚂蚁区块链。不过,蚂蚁金服看中的是区块链与金融科技的相关性,毕竟当时蚂蚁金服已经从纯粹的支付业务向金融、科技业务蔓延,因此也对区块链产生了兴趣。彼时,蚂蚁区块链还只是蚂蚁金服内部的一个兴趣小组,并没有引起多大波澜。
蚂蚁区块链的首次亮相是在2016年。这一年,可谓是中国公益事件频发的一年,出现了知乎大V“童谣”骗捐、轻松筹诈骗等一系列恶性事件。也许观察到这个社会现象,蚂蚁区块链兴趣小组开始启动一个公益善款溯源的区块链项目。
2016年7月31日,蚂蚁金服首席技术官程立在2016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宣布,蚂蚁金服尝试将区块链应用于公益场景,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合作,在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上线区块链公益筹款项目“听障儿童重获新声”,让每一笔善款可被全程追踪。
用技术,让每一笔公益善款能被全程追踪,这是蚂蚁区块链向外界展示的第一项功夫,也是蚂蚁区块链与支付宝的首次“亲密接触”。
当然,从蚂蚁区块链后来的动作来看,它的野心远远不只是公益场景,它与支付宝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2017年9月,蚂蚁区块链从兴趣小组“转正”,成为蚂蚁金服旗下的正规军。在蚂蚁金服的科技战略BASIC中,区块链被列为与人工智能、安全、物联网、云计算同等重要的核心技术。紧接着,蚂蚁链开始向阿里内部生态圈里的场景进行应用。2017年11月,蚂蚁区块链上线天猫境外商品的跨境溯源服务,支付宝用户只要扫一扫溯源码便可清晰看到一个奶制品从生产商到物流环节,包括质检、海外仓到国内仓等的全部记录。
与此同时,蚂蚁区块链还在对外提供技术服务。同样在2017年11月,蚂蚁金服宣布承建数字雄安区块链基础设施平台,打造“信任之城”,并率先在租房场景中加以试水。
在蚂蚁区块链不断对内以及对外进行场景应用时,背后是其强大的技术能力在支撑,这点在其庞大的专利数量上体现得颇为明显。在《2017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榜单上,阿里以全球区块链专利总量49件排名第一。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升至90项。2019年,阿里区块链专利数迅速狂飙到1005项,实现三连冠。
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当时蚂蚁区块链极力想改变的是跨境贸易中的金融环节。2018年5月,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马云表示,“社交网络可能不需要区块链,但我们正在从事互联网金融,我们在阿里巴巴平台有几万亿的交易额,没有区块链是要‘死人’的”。
果然不到一个月,2018年6月,蚂蚁就在香港和菲律宾上线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电子钱包跨境汇款服务,它被应用在支付宝香港钱包(AlipayHK)和“菲律宾支付宝”之称的虚拟电子钱包产品GCash上。
在这项跨境汇款服务下,港版支付宝AlipayHK的用户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向菲律宾钱包GCash汇款。一位在港工作22年的菲律宾人格蕾丝,使用这项服务完成了第一笔汇款,耗时仅3秒。蚂蚁区块链与支付宝的结合,让跨境支付迈入新的台阶。
当然,个人之间的跨境支付只是蚂蚁链在跨境交易中迈出的一步。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2018年我国跨境出口电商市场规模突破7.9万亿人民币。在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中,19年前那个困扰阿里的问题——B2B国际贸易之间的支付、物流等复杂流程仍没有得到解决,买家卖家间的信任问题仍然是阻碍当下跨境贸易的核心障碍。
今年以来,蚂蚁集团包括蚂蚁链的一系列动作,显然是瞄准了跨境贸易集中发力。
蚂蚁链,数字经济里的信任基石
今年6月,蚂蚁金服换掉了沿用6年之久的名字,变更为“蚂蚁集团”。紧接着7月20日,蚂蚁集团宣布启动上市。
在宣布上市计划后的第三天,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在杭州的发布会上宣布,蚂蚁区块链正式升级为蚂蚁链。发布会上,蚂蚁链已经取得的三个关键成绩也被披露:技术上,蚂蚁链连续四年,每年全球专利申请数始终保持在第1名;应用上,蚂蚁链已经助力解决了50多个实际场景的信任问题;商业上,蚂蚁链目前每天“上链量”超过1亿次,“上链量”相当于区块链领域的“日活”。
在井贤栋看来,“16年来,蚂蚁最重要的产品就是建立信任,蚂蚁链要重构数字经济的信任体系,让区块链像移动支付一样改变生产和生活”。
最近蚂蚁链推出的Trusple,凭借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以及可追溯性,无疑在跨境贸易这一层面改变了企业的生产、交易等问题,尤其是解决跨境交易之间的信任难题。
其大致流程是这样的,做跨境交易的企业将支付方式和付款条件上链后,内容不可被篡改并且可实现全链路智能化履约。当买家和卖家在Trusple上产生一笔贸易订单后,由于触发智能合约,金融机构会基于约定的付款方式自动进行付款,这既避免了传统模式下卖家催促买家转账,也能防止恶意拖延付款。不仅如此,Trusple还会接入物流平台,物流信息全程上链,企业买卖双方可以直观了解到货物的运输状态。
在交易之外,企业在Trusple上的交易还可以为自己获得融资额度。因为企业买卖双方在Trusple上每一次的交易,都变成了一次“链上信用”的沉淀。当买卖双方有融资和借贷需求时,金融机构可以向Trusple平台发出验证请求,来确定企业的贸易真实性,从而决定是否放款以及放多少款。这不仅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放贷风险,而且也提高了企业的生存能力。
目前,已经有企业在Trusple实现了跨境交易。在浙江义乌经营外贸生意的袁晶女士是Trusple平台首笔交易商家。今年9月,她通过Trusple把公司主打的水晶饰品销往墨西哥,并在次日就收到货款,这在以前,仅交易的时间就往往需要一周。袁女士表示,通过Trusple她明年的生意至少能实现30%的增长。
更长远的来看,蚂蚁链的野心并不仅仅在跨境贸易上。正如井贤栋所言,蚂蚁集团要做的是在数字经济时代重构信用基础。那么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何蚂蚁集团需要在数字经济时代,使用区块链重构信任基础?
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背后是时代的需求在驱动。如今,全球化数字经济正在兴起。从产业链层面上看,从企业在上游获取原材料,再到中间的生产、物流等流通环节,再到最后的消费环节,整个产业链都在变得更加数据化和智能化。
与此同时,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合作的规模越来越大,上下游链路越来越长,沉淀下来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当这个复杂系统再往前推进时,必然会涉及到各个国家之间复杂的贸易体系的碰撞,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将会面临海量数据交换过程中的信任难题,以及潜在的数据隐私安全。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蚂蚁集团将这个任务交给了蚂蚁链,而不是支付宝。一方面,支付宝肩负着其他任务,其在今年3月升级为数字生活服务平台,未来3年重点帮助线下4000万商家实现数字化升级。另一方面,从技术角度上看,蚂蚁链比支付宝更为适合。区块链本身是一种集成密码学、隐私计算等多种元素的技术,具有不可篡改性,能让上链的数据更真实可信。当数据本身变得真实可信时,它在交换和流转中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2003年,网上购物刚刚兴起,买卖方存在巨大的信任壁垒,支付宝的诞生用担保模式让买卖双方安心交易,极大促进了电商的快速发展。担保交易,真正激活了电商的信任机制。每一笔交易的背后,其实都投了信任的一票。
2015年,数字经济汹涌来袭。蚂蚁链从一个兴趣小组开始,成长为全球拥有最多区块链专利的科技品牌。如今,它肩负着阿里巴巴在数字时代重构信任体系、激活数字时代的重任。在阿里看来,蚂蚁链将像支付宝一样去改变数字时代的生产和生活。
当然,目前蚂蚁链才刚刚商业化,更像是一个刚走路的婴儿,另外,区块链技术本身也处在早期阶段,在经济社会里的普及度相对而言并不高。未来,蚂蚁链能否在数字时代,像支付宝一样在电商时代激荡起巨大的声量,仍然有待时间的检验。
猜你喜欢
阿里巴巴拟发行26.5亿美元和170亿人民币债券,用于偿还债务和股份回购
美元债券的发行预计于2024年11月26日完成交割;人民币债券的发行预计于2024年11月28日完成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