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两天吸金6.2亿元,出品方光线股价半年涨60%

AI财经社徐曼菲2020-10-09 09:09 大公司
在国漫崛起的道路上,真的有九九八十一难。

“姜子牙,你可知罪?”

面对天尊的发问,一道“救一人,还是救苍生”的难题,在观众面前缓缓展开。这是一部少见的成人动画,在原本厮杀惨烈的国庆档,《姜子牙》以3.64亿元票房创下国产动画电影单日最高票房纪录。

图/《姜子牙》宣传海报

这样惊艳的票房成绩,离不开《哪吒》打下的江山。去年,《哪吒》以超50亿元的票房,位列国产电影史第二宝座,也让外界重新喊出“国漫崛起”的口号。

从口碑来看,《姜子牙》的认可度远不如《哪吒》。截至发稿,《姜子牙》的豆瓣评分已降至7.1分,严肃的主题、稀疏的笑点,也让这部电影与合家欢的气氛格格不入。这或许意味着,《姜子牙》将难以实现和《哪吒》一样的现象级票房成绩。业内预估,《姜子牙》的票房可能最终在15亿元上下。

但对于出品方光线影业而言,《姜子牙》依旧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商业片。

自2014年开始,光线影业秘密孵化动画战略,并迅速扫荡式投资了业内多家动画电影制作公司。2019年,光线影业仅在《哪吒》一部电影上就收获了超10亿元利润。尽管《姜子牙》的爆发力并不如前者,但同样有新的历史价值。

如果说《哪吒》和《大圣归来》都有着深刻的导演烙印,那么《姜子牙》就是一部更加工业化的电影,整部作品包含了四位主创,三位有海外背景,导演程腾和联合导演王昕分别在梦工厂和暴雪任过职过。他们放弃了“导演中心制”,试图打破传统的制片模式,向着好莱坞更加流程化的操作方式靠拢。

仅从这一层面看,《姜子牙》已经值得鼓励。

国漫崛起的道路上,真的不必每一部都是《哪吒》。

今天的姜子牙


整个主创团队曾经构想过100多种姜子牙的形象,仙气飘飘的、油腻的、屌丝的,看上去有点意思,但主创们后来一一否定了,因为距离原著中的姜子牙形象太过颠覆。

在原著《封神榜》里,姜子牙是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一个替天行道的工具人。顺理成章扶持武王伐纣,最后再主持封神大典。

导演程腾说,他们曾在“改”与“留”之间反复纠结,“我们肯定要做对观众来讲比较新鲜的,没看过的东西”,但另一方面,姜子牙本身就是历史人物,它的原著带有厚重的历史质感,让程腾担心会陷入“魔改”。主创团队为此反复通读原著,到长白山等地实地考察,试图打造一个不够颠覆性的姜子牙。再依照当下生活现状、社会关系与压力,打造一个符合当下这个时代审美的故事。

以至于人们在后来动画电影《姜子牙》当中,看到人物的传统形象几乎都不一样:姜子牙变成了有强迫症的帅气大叔,小九成了原本就要嫁给纣王的无辜平民女子,申公豹成了一个绝对正向的角色,还化身姜子牙的迷弟。

“姜子牙勤恳修炼了80年才成神仙,属于神仙里最兢兢业业的那种,我们故事就是讲这样一个人是如何被一脚踢出门外,重新再去认识自己的。”程腾说。

但总需要从经典中抽出新意,程腾的方法论是:映射和共情。在他看来,姜子牙映射的是当代“社畜”,故事与当代人的共情点是“信仰危机”。影片的故事线发生在“封神大典”之后,姜子牙奉师尊之命斩杀狐妖,但却在她体内看见平民女子“小九”,这让他对所谓的正义产生怀疑。他开始不顾周遭反对,踏上寻找真相的道路。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讲,我从大学毕业到进入社会,也经历过类似的信仰崩塌,就是突然之间要被社会摁在地上摩擦,这种心情跟姜子牙是非常相似的。”

图/《姜子牙》宣传海报

尽管看上去有了全新的演绎,但观众也曾诟病,国漫创作是否已经难逃经典IP的影子。联合导演王昕并不这么认为,“套用老IP不是因为创作者讲不出一个好故事,而是更多从投资者角度考虑,在商业市场里想要脱颖而出,做一个全新的IP是非常有难度的”,而老IP有群众基础,可以相对降低风险。

在王昕看来,关键在于创作者怎样借古论今。《哪吒》已经是非常成功的先例,在传统故事外衣下,讲述了哪吒对父权的反抗。而《姜子牙》则将命题更加倾向成人化,讨论家国、个人与战争的联系。依照王昕的预判,未来这种富有想象力的借古论今会越来越多。

动画的主战场其实是年轻人


程腾心里一直有个执念,“中国动画电影年龄层向上的兼容性稍稍弱了点”。甚至,在《大圣归来》出世前,人们一度认为国漫只能拍给小孩子看。《姜子牙》的制片团队找到程腾时,就给了程腾这样的命题,做一个中年人姜子牙,拍给中年人看。

这也成了整个团队的野心,通过《姜子牙》把国漫观众的年龄层再往上抬高一点。

此前,以《大圣归来》和《哪吒》为代表的的国产合家欢动画电影已经验证出一套成功的方法论。但偏成人向的动画电影还欠缺一条相对清晰的发展道路。

“《哪吒》其实已经很大程度上向上抬高了一定兼容性,现在我们想在《哪吒》的基础上再抬高一些。”程腾说。

与《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普世价值观不同,《姜子牙》需要带入的是战争对人和国家社会关系的思考。这种成人化的命题,几岁大的儿童肯定很难理解和带入。程腾告诉AI财经社,《姜子牙》官方推荐观影年龄是8岁以上。也有院线从业者表示,或许可以把这个下限调至14岁。

不过,即便是成年人,也并非所有人都接受这种试图把故事讲深的改编方式。在豆瓣评论中,观众诟病最多的就是故事改编不够普世。

也可能与观影期待有关,不少成年人依旧是为了陪孩子才进的电影院,但据我们在电影院的观察,不少小孩子只是看了开头,就感到兴致欠缺,宏大的命题和密度稀疏的笑点,都是让小孩子丧失耐心的因素。因此不少观众在失望之余,写下评价“非常无聊!还不如去看《熊出没》”。

在国内观众的传统印象里,动画依旧被认为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这种预判产生的原因也来自动画供给端。在《大圣归来》之前,市场上约90%动画都是面向儿童,包括故事架构、角色设定都是从儿童视角出发。这也导致成人动画进一步停滞,市场和供给之间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国内成人动画市场一直乏善可陈。

但在海外市场,动画电影历史悠久,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928年,海外动画工业长久发展培育出一批优秀的从业者,也培育出成熟的动画观众,这些观众各个年龄段都有。好莱坞也因此孵化了皮克斯、梦工厂和照明娱乐等动画电影厂牌。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新一代中国观众的动画观影习惯也由这些国际一线大厂牌所培养,这也会推高人们对国产成人动画的期待值。

另一方面,此前《哪吒》成功实现了国漫破圈,同样的出品公司、同样来自于中国古代神话,《姜子牙》不免被冠以“《哪吒》第二”的期待。

对于抱着这些心态的观众而言,《姜子牙》的故事或许会让他们失望。影片全程很少纳入笑点,整个故事围绕着姜子牙“成神——成人——再成神”,一层层向前推进。

王昕告诉我们,“我们没有设置很多恶搞桥段来吸引观众,能够吸引小孩的咋咋唬唬的场面也很少。”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影片的口碑。王昕也补充道,他只是希望在扩展观众群体的同时,让年轻人可以从这部影片中获得一定思考。

团队也因此将《姜子牙》概括为一部“不够市场导向”的商业片。在有限的艺术追求下,保证观众体验。

更加工业化的国漫


对今天的国漫而言,单个作品的票房奇迹已经不足以让人们兴奋,更重要的是沉淀价值。例如《大圣归来》的价值是改变国漫粗制滥造、低幼的印象,《哪吒》的价值是破圈,那么《姜子牙》的价值或许就是工业化。

早在宣传期,官方就已透露《姜子牙》的制作过程:由百人团队历时四年打造,全片超1800个镜头,其中,特效镜头占到了70%。

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甚至是《哪吒》这些融入了导演强个人意志的作品不同,《姜子牙》是一群人的作品。不需要像饺子那样一人掌控全盘,《姜子牙》主张的是通力协作。此前,正是由于工业化水平不高,国产动画电影此前很长时间都是“一个人的战斗”。在王昕看来,“基于流程的团队操作比较薄弱,从而导致联手开发型的人才、合作型的人才比较少,结果最后真正用得上的人才并不多”。

在工作流程中,《姜子牙》开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先河。

四位主创导演中,程腾负责故事设计部分。据其介绍,《姜子牙》剧本真正创作是在2016年底,彻底完成要到2020年初。因为团队采取了相对特殊的“螺旋式迭代”,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沟通、交叠很多。比如,剧本创作到50%时,分镜就会同步进行,分镜环节如果有新的idea(创意),又会反馈到剧本处做进一步调整。

在过去,由于制作能力和资金有限,国内动画工作室习惯采用waterfall的工作模式,也被称为“瀑布式迭代”,这种方法通常是上游环节结束后,就立马锁定,然后一环一环向下推进,下游不可能再返回来影响上游的创作。

螺旋式迭代与好莱坞更为接近,迪士尼旗下的动画厂牌就习惯于同期开发多个项目,用雄厚的资金支持故事版创作模式,多个环节的创作者可以共同参与完善作品。这样做的好处是,多个创作者同期在跑项目,最终总会跑出来质量相对较高的作品。但国产动画电影多是单兵作战,只能在一个项目上死磕,且欠缺大的资金支持,只能做完一步再做下一步。一位动画电影制片人告诉AI财经社,这样做,“更多的是为了节约成本”。

王昕也表示,采用螺旋式迭代模式后,整个团队的工作量大了几倍,这种工作方法容易被认为费力不讨好。“因为你什么东西都没做完、没有确定,怎么又开始下面一个?从制片账面上看,就是所有东西都是红的,什么都没有完成。”

程腾笑着补充说,“一旦走不好就变成‘环状迭代’,就是我光转圈,不上车。”

但从长线看,体现在最终的作品中,这种螺旋式模式从项目开发角度就有很大优势。

王昕透露,团队起初很担心姜子牙因为性格单调,而不够出彩。为了让姜子牙的形象更立体,他们在设计时,有意地安排了一些精彩的配角和他搭戏,比如一脸萌态的四不相和话痨申公豹等。

《姜子牙》两天吸金6.2亿元,出品方光线股价半年涨60%

图/视频截取

王昕解释,这是一种体系化的创作方法,也就是角色与角色之间,是相互衬托、相互成就的关系:没有姜子牙的沧桑,就体现不出小九的少年感;没有四不相在影片中卖萌、耍赖,就无法稀释姜子牙性格中枯燥、乏味的一面。

因为采用了体系化设计,所有角色都是搭配存在的,当某个角色设计完成的那一天,基本所有角色都会一起落地;而中间一旦某个角色需要做出调整,那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人物都要跟着一起改变。

对于最终“调教”后的作品,程腾表示自己反而更喜欢姜子牙。“他能给我一种带入感,像一个真正的活人,他有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但他有点憋着,就像咱们中国人的本质就是矜持和内敛的。我当时看电影的时候,那一刻,我跟姜子牙是共振的。所以我反而会最喜欢这个角色。”

与此同时,团队对画面进行“逐帧死磕”,为了打造更加符合画面整体性的角色形象,《姜子牙》团队在电脑毛发系统基础上,加入了手绘成分,从而削弱了一定的毛发真实性,营造动画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距离感。在王昕看来,这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

尽管在视觉呈现上更独特,但王昕也透露,这会大大增加工作量。采用这种电脑加手绘模式制作的作品,是普通电脑CG制作3倍时间。

但好处也显而易见,因为手绘对电脑画面的掌控力更强,也大大降低了后期渲染的试错成本,整体估算下来效率更高。而动画作品原本就是想象力艺术,许多动画导演曾遗憾于在有限的时间和金钱内,电脑CG无法满足自己的想象力。《哪吒》的导演饺子就多次强调,对《哪吒》的特效留有遗憾。

姜子牙的担子


从《大圣归来》 《大鱼海棠》再到《哪吒》《白蛇》,人们已经看到过太多国漫的血泪故事。不过相比前辈们的捉襟见肘,《姜子牙》已经算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了。

《姜子牙》的主创团队大多数是科班出身,且从业经验丰富。

本科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艺术学院,硕士奔赴南加州大学,程腾在海外留学期间凭借动画电影作品拿到过美国学生奥斯卡动画短片类作品银奖,后来又跑去梦工厂做联合导演。已经融入美国动画行业的程腾,在国内导师高薇华的邀请下,回国发展成为《姜子牙》的主创之一。高薇华是中传合道的创始人,那时中传合道刚刚拿了彩条屋影业的投资,是光线动画战略中的一环。

图/导演程腾

而其余三位主创,导演李炜从业年限超过28年,曾经做过《宝莲灯》的原画,联合导演王昕此前是暴雪动画角色/艺术总监,联合导演李夏是程腾大学本科和硕士的同学,同样有海外背景。

背后的投资方光线影业自2015年就创立了彩条屋影业,推出动画战略,给整个主创团队更多预算支持。最重要的是,《姜子牙》的前序作品《哪吒》以超过50亿元票房闯进影史第二的好成绩,两部作品联动,为《姜子牙》带来了更多曝光。这一次《姜子牙》的宣发工作上就又一次获得了光线影业的保驾护航。

握着一手好牌,人们生怕《姜子牙》打坏了。

从年初宣布定档至今,光线的股价就一路上涨,涨幅一度超过了60%。从《哪吒》《姜子牙》再到即将上映的《深海》,人们看到了光线打造中国神话系列的野心。

除此之外,光线一直在引进日本动画电影,包括《你的名字》《烟花》,无论是扶持原创、还是引进国外的作品,光线在近几年一直保持培养国内观众动画电影的观影习惯。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也曾在公开采访中明确表达过他对动画行业的看法,如国产动画电影的成本要低于真人电影,且不存在演员片酬等。其次,目前光线所投的动画制作公司对于预算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动画电影系列化后,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动画建模完成后,在后续使用中不会产生更多成本,相比之下,真人电影还要涉及演员片酬上涨的问题。

光线的持续布局,也使得曾经在资金、人才、制片能力各个方面都有所欠缺的国产动画电影行业,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因为有人看到了《哪吒》所实现的巨大成功,正在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这个行业,人才也会相继而来。

但光线的成功不能仅靠一部《哪吒》,《姜子牙》也被看作是验证光线动画战略是否能够持续落地的作品之一。

只是在国漫崛起的道路上,真的有九九八十一难。

曾几何时,在中国,创作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动画电影何其困难。如今,钱有了,创作人才队伍也越来越壮大,但市场端的观影期待却又出了新问题。或许,人们应该对《姜子牙》宽容一点,少一份期待。不是每一部值得骄傲的国漫,都应该长成《哪吒》的模样。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