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3个月市值跌掉30%
上市刚一年,“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就遇到了业绩大“变脸”,以及资本的无情背离。
首先是一份并不好看的半年报:上半年营收52.52亿元,同比增长16.42%;但净利润1.88亿元,同比下滑29.51%。增收不增利的三只松鼠,被飙涨的运营费所拖累,其上半年平台服务费为3.98亿元,同比增长51.3%,远超营收增速。也就是说,天猫、京东等主要线上渠道的营销费攀升,正在吃掉三只松鼠的增长空间。此前,三只松鼠八成营收来自线上。
半年报发出后,三只松鼠股价应声下跌。截至9月3日,其市值248.3亿元,竞争对手良品铺子市值则达到286.1亿元。这一天,上证指数跌掉0.58%,良品铺子跌0.75%,三只松鼠跌了5.02%。
其实三只松鼠的业绩“变脸”早有迹象。一个月前,其第二大、第三大股东集中减持,累计达到总股本的18%,套现总额超过50亿元。这些密集举动均发生三只松鼠公布半年报以前,并由此引发外界对这个网红零食品牌的重新审视,包括其线下化的进度。
01 线下“二次创业”更难
在线上遭遇瓶颈后,线下是三只松鼠不能失败的尝试。“单一渠道不是一个稳定的商业模式,尤其这几年,单一渠道的流量效率在下滑,多渠道的营销模式非常明显。”天图资本合伙人李康林说道。
其实从2016年在安徽芜湖开出第一家线下门店后,三只松鼠便开始线下扩张计划,当时的目标是5年内在全国三四线城市完成500家门店布局,2020年则计划年内投食店(直营)及联盟小店分别达到250和1000家。
三只松鼠8月初刚在龙湖长楹天街B2层西侧的一角,开出位于北京的第一家投食店。
在同属一线城市的上海,三只松鼠去年一口气开出5家店铺,但今年在一线城市的开店速度则在变缓,“9月北京还要再开两家店,都在大兴。”店内一名工作人员称。
此前投食店的选址标准为顶级购物中心和高客流交通枢纽,以300平米为主。但据上述员工透露,此次入驻前,三只松鼠也曾考虑过人流量较多的朝阳大悦城,但最终由于租金问题放弃。此次北京的直营店面积仅为300平米一半,店内也没有摆放桌椅休息区。
相比线上运营,线下店其实更难。 青山资本投资副总裁艾笑分析称,线上和线下的所有逻辑都不同,销售、铺货,流量,甚至招聘都不一样。从线上到线下的难度,相当于是二次创业。
去年12月就有媒体报道,多位联盟小店店主称,线下门店仅300多个SKU、品种偏少,且相同产品的线下价格高于线上,以至于每天的销售额仅在千元左右。这也是单品牌开线下店的共同瓶颈,比如此前国产美妆品牌完美日记,在线下化的过程中也遇到SKU偏少的问题,不如美妆集合点更被业界看好。
根据三只松鼠2019年年报,其108家投食店总营收为5.18亿元,278家联盟小店的营收为2.80亿元。经AI财经社计算,平均每家投食店单月营收不到40万元,联盟店则大概有8多万元。
不过AI财经社实地走访得知,北京三只松鼠门店所处楼层的月租金约为1000元/平方米。150平方米的店铺,每月租金成本大概为15万元;店内配备5名店员,以平均人力成本1万元/月(含社保等)计算,每月单店成本在20万元以上。
若按照2019年年报中投食店的40.2%毛利率计算,该店需要月营业额达到50万元以上才能达到该水平。这也意味着,此前成熟店铺尚未达到的平均数值,需要新开门店予以拉动。
而据内部人士透露,三只松鼠目前已开出500多家联盟门店、100多家直营店,与2020年的计划还相差不少。
“企业最怕增长停滞,增长一停,问题就全来了。”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在上市前,曾与峰瑞资本创始人李丰讨论道。
02 各家都在扩品类, 外部竞争加剧
顶着“零食第一股”的帽子,三只松鼠曾在上市后的3个月内大涨近400%,但其截至9月3日的最新股价,自今年5月59日的最高点91.3元,已经跌到61.93元,跌幅累计超过30%。
在由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构成的“零食三巨头”中,目前良品铺子的市值已经超过三只松鼠。 成立于2006年的良品铺子从线下出发,目前已有拥有2000多家线下门店。根据最新半年报,其线上收入占比为52.45%,线下收入占比为47.55%,两种渠道相对较为均衡。至于百草味,今年6月正式被百事收购,看起来也是抱了一条大腿,且在渠道拓展端有了更大可能。
目前看,三只松鼠不仅要应对自身的增长迟缓,还要面对更为激烈的外部竞争。尤其今年以来,各家都开始在扩品类上“比手速”。
三只松鼠押注的是方便速食、婴童食品、宠物粮食、喜礼四大领域,良品铺子则于发力儿童零食品类子品牌“良品小食仙”,百草味近期也宣布正式上线儿童食品“童安安小朋友”1.0。此外,自今年7月以来,百草味、良品铺子又先后进入代餐市场。
由此不难看出,儿童零食、代餐等新兴领域将成为零食三巨头争抢的下一高地。 当然,在三家之外,还有来自细分赛道的竞争对手,比如业绩不错的沃隆、盐津铺子,以及刚刚上市的甘源食品、即将敲钟的华文食品。
面对更为复杂的竞争态势,三只松鼠又该如何化解?
猜你喜欢
年货市场新风向:多元化需求驱动品牌策略深度转型
春节临近,年货市场繁忙,线上线下融合,品质消费成主流,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碰撞展现新活力,商家需创新优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年关将至食品消费再迎高峰,我国食品相关企业超127.2万家
年关将至,食品消费市场升温,企业扩产备货加强推广。电商平台推年货节,健康食品受热捧。全国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我国超127.2万家食品企业,山东最多,涉司法案件企业占2.11%。“千金难买我高兴”成为新消费理念,年轻人热衷为情绪买单
年轻人“花钱买快乐”成新趋势,追求物质与心理满足。《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成受访者为情绪价值消费。潮流生活相关企业超3.4万家,近五年增长显著,广东最多,涉及司法案件企业占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