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上市两天股价超越蔚来、理想,目标成为千亿美元市值企业

AI财经社李牧2020-09-01 09:13 大公司
小鹏汽车上市仪式上,董事长何小鹏第一个被邀请上台,用颤音完成了六分多钟的致辞。

小鹏汽车上市仪式上,董事长何小鹏第一个被邀请上台,用颤音完成了六分多钟的致辞。

原本何小鹏自己准备了一篇演讲稿,但由于在现场过于激动,基本没按稿子说,以至于闹了个笑话,错把2014年说成了自己人生第一次创业的时间。

激动下的口误是有原因的,2014年对他而言确实有着特殊意义。这一年,何小鹏的人生发生了几件大事:

第一,十年前创办的UC被阿里巴巴以超40亿美元估值收购,何小鹏也因此实现了财务自由。

第二,UC跟随阿里上市,何小鹏感觉“既兴奋,又有一点点遗憾”,因为他没能同UC的老朋友们一起上台敲钟。

第三,何小鹏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投资了小鹏汽车,六年后,能够带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在他看来是“补足”了当年的遗憾。

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二个创业项目,在小鹏汽车内部,何小鹏本人扮演的角色是复杂的。一位小鹏汽车员工告诉AI财经社,何小鹏既是一个董事长,又是一个“首席产品经理”,他不仅会制定“大的战略”,同时也会关注“小的细节”。

可以这样说,在智能汽车这条赛道上,小鹏汽车的方向盘正是被何小鹏紧紧握在手里,赛道的前方,是一家千亿美元市值的企业。

对于小鹏汽车而言,上市,正是踩下“电门”后的加速阶段。8月27日,小鹏汽车登陆纽交所,股价开盘即飙升超过60%,尽管后期稍有回落,但仍是当前中国造车新势力中股价最高的企业。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惊讶。汽车分析师张翔对AI财经社表示,除了小鹏汽车的销量表现、智能化技术和续航里程等因素外,作为互联网行业的知名人士,何小鹏本人“非常励志”的创业故事,也打动了资本市场。

创业在于“折腾”

小鹏汽车上市后第二天,何小鹏发了一条微博,其中写道,“为追逐梦想而折腾自己”。事实上,何小鹏的折腾常常是带有明确“目的”的,他一直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1996年2月,何小鹏17岁,春节后回学校,人生第一次坐飞机,路上他看了一则励志故事,一个年近四十岁的女士,在多个国家拥有公寓,拥有自己的事业,还有着1000万元的存款。

当时,何小鹏只是一个“来自小城市,没有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父母在深圳摆摊卖豆浆。故事中的数字他来说“巨大无比”,他感觉那简直是人生巅峰了。所以,他给自己定下第一个人生目标——在四十岁实现财务自由。

大学期间,结合自身“只会学习”的情况,为了补足短板,何小鹏开始针对性学习提升自身能力的课程。在此期间,他还打了很多工,靠帮同学组装电脑赚了不少钱。

大学毕业时,导师载着一车学生前往外企亚信和两家国企面试。第一个开到的是亚信,何小鹏和另外3个同学一起跳下车,导师问他们:想好了?每个人只能去一家公司面试。”于是,有两个人回到车上,最后也只有何小鹏面试成功。

时至今日,尽管何小鹏会调侃自己“跳得晚了,没收回去”,但同时也说,当年自己想找一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一件事情,既然干 100 分也是难,干 150 分也是难, 干 200 分也是难,你为什么不选择一个 200 分的?反正都是很难。”今年疫情期间,何小鹏在给武汉年轻人的一封信中写道:别害怕做选择,一些时刻,人生真的只是跳下车那一瞬间。

在亚信工作期间,何小鹏每隔一两年就会从周围人里挑一个榜样,看人家身上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过两年后再来对比。而在此期间,他开始意识到有一个人自己永远无法逾越,那就是他当时办公室的老板。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何小鹏回忆说,“我觉得形象、社会资源、阅历、年龄,他所有东西都比我强,所以在那条道路上,我觉得我不可能超过他。”所以,何小鹏选择了辞职创业,后来就有了UC。2014年,UC被阿里收购,何小鹏第一个财务自由的人生目标比他的原定计划提前了4年。

可是,搬进阿里提供的大办公室后,“痛苦、空虚和彷徨”也随之而来,据当时媒体报道,UC被阿里整编后大概半年的时间里,何小鹏经常面色凝重的把自己关在办公室,总在打电话,总在找人谈事,歇着也难以安分下来。

此时的何小鹏什么都有了,唯独缺少一个新的目标。不过,在空虚与彷徨中,几年前在心中埋下的造车种子却在渐渐发芽。

作为一个产品人,何小鹏一直想做出一款改变世界的产品,汽车恰恰能够满足这种愿望。2012年,何小鹏听说了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的故事,可当时并没有太大感觉,也没有开过特斯拉。当时,何小鹏曾给马斯克发过一封邮件,想问他一个“制造+科技”的问题,却没收到回复。

2013年,何小鹏开始认识到智能汽车的前景,但以UC当时的情况,根本没有能力独立造车。2014年6月,特斯拉向全球开放全部技术专利。何小鹏再次联系到马斯克,询问专利的使用事宜,得到回复说,“你们可以用这些专利,但是至于怎么用,和我们无关。”

此时,何小鹏已经成为了特斯拉铁粉,后者的开源,令他再次看到进军智能汽车领域的可能性。阿里整合UC后不久,何小鹏就提出在阿里体系造车,却未能如愿。随后,他便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参与了小鹏汽车早期的创立。不过在最初的几年里,何小鹏并未介入具体运营。

2017年2月,升级为奶爸的何小鹏刚刚抱上儿子两分钟,就接到了纪源资本合伙人符绩勋的电话,对方告诉他,智能汽车这个赛道已经开始了,如果不冲进去,这个赛道的窗口期过一两年可能就关闭了。

何小鹏体内的“折腾”基因再次发挥作用,他想自己应该走出舒适区,进入一个更大的、变化更多的场景。这个决定背后也有一个父亲的期望,他曾对媒体回忆当初的想法,“是不是我应该做一件让儿子更骄傲、更开心的事情?”

2017年的8月,从阿里离职7天后,何小鹏以董事长的身份全职上岗小鹏汽车。他在当天的朋友圈写道:“创业一轮回,苦辣酸甜咸,归来仍是少年。”

超级“鹏友”圈

一位小鹏汽车早期员工对我们表示,小鹏汽车在发展过程中,何小鹏一直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融资方面。”该员工回忆说,在何小鹏正式入职之前,小鹏汽车也曾遇到过资金困难的情况,而每当这时,“UC的何小鹏”这个名字总会给到员工些许安慰。

在小鹏汽车的历轮融资中,的确随处可见何小鹏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何小鹏先后以个人身份参与了小鹏汽车超过四轮融资。从阿里离职担任小鹏汽车董事长之后,后者更是在短短一年中就完成了4轮融资,总额度超过65亿元,无论是规模还是频次,均在同期领先中国其他新造车企业。

而在同一时间里,曾备受一级市场青睐的蔚来汽车和其创始人李斌却仅仅完成了一轮融资。相比之下,上述员工对AI财经社感慨,何小鹏“朋友圈的确强大”,在这几轮以及随后的融资中,都少不了他的推动。

在几天前的上市仪式上,“感谢”是何小鹏演讲中的最常出现的关键词之一,他感谢投资人在小鹏汽车“最苦闷、最寂寞的时候,拿真金白银投资我们”。

若梳理小鹏汽车的投资人名单,会发现其中诸如小米雷军、阿里巴巴、晨兴资本和GGV纪源资本等多个投资者均来自何小鹏的朋友圈,并伴随了他两次创业的多轮融资。

其中最重要的一次发生在2018年,彼时资本市场正遭遇寒冬,一系列负面新闻也令新造车企业们面临着普遍质疑,裁员的消息此起彼伏。在那段时间,何小鹏同样也顶着巨大的压力,感觉花钱速度太快,想要重新审核花钱流程。

2019年11月,时隔B+轮融资一年多后,小鹏汽车终于迎来C轮融资。此轮融资中,除何小鹏之外,IDG资本、晨兴资本、经纬中国等同样继续加码,对何小鹏“亦师亦友”的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则从集团层面投资了5000万美元。

早在小鹏汽车天使轮时,雷军就以个人名义参与了投资,2017年12月,雷军名下的顺为资本也参与了小鹏汽车的A+轮融资。何小鹏在上市现场致辞中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雷军,他说,雷军是他的梦想导师,是雷军告诉了他,一个互联网人也可以做硬件很厉害。

作为小鹏汽车C轮融资的领投方,IDG资本合伙人俞信华这样阐述投资动机:何小鹏在已经财务自由的情况下敢于跳出舒适圈,并不计风险下重注,“我们既然支持,就会帮到底”。

事实上,很多投资者之所以选择小鹏汽车,正是看中了何小鹏其人。IDG资本合伙人杨飞回忆称,何小鹏当年创办UC,已经验证了“从0到1”和“从1到N”的操盘能力。“所以,当他有创业的想法时,我们也非常鼓励。”

晨兴资本总经理刘芹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回忆说,小鹏汽车在进行天使轮融资时,何小鹏给他打过一个电话,问要不要投一点。可是了解到对方身份同样是天使投资人时,刘芹这样想,“小鹏如果不all in,哪怕估值再便宜我们都不投”。

事实上,上述这些名字只是何小鹏“鹏友圈”的一小部分。

十几年前,还在居民楼创业的何小鹏用自己的产品打动了彼时的中国首富、网易创始人丁磊。后者不仅向何小鹏提供了80万元贷款和免费服务器,还借给他一间办公室。在网易办公期间,何小鹏认识了在隔壁办公的、时任网易总编李学凌。同一年,经另一位朋友介绍,何小鹏与IDG资本合伙人杨飞相识。

通过李学凌的关系,何小鹏在2006年与时任联想投资副总裁俞永福结缘,此时联想并没有决定要投资UC,但俞永福却找到雷军,并得到答复,“你去UC,我就投。”于是,俞永福从联想辞职,带着雷军投资的400万元加入UC。

图/由左至右:俞永福,何小鹏,雷军

一如何小鹏所言,他的两次创业均离不开朋友的帮助。正是在此前的创业过程中,何小鹏一步步构建了自己庞大的“鹏友圈”。

董事长和首席产品经理

在广东的互联网圈子里有一个公认的说法:打造微信的张小龙出现之前,创办UC的何小鹏是大多数人心目中最优秀的产品经理。

可是,造车与互联网的思路毕竟不同,对何小鹏来说,这是一个全然未知的领域。对于这一点,何小鹏有着清醒的认识,all in造车之前,他就深知这并非自己擅长的事,在他的所见所闻中,互联网人转型去做硬件都很难成功。

有媒体报道称,何小鹏入职小鹏汽车后,在召开的第一次董事会上,第一句话就是最近见了哪些人、花了多长时间到处跑,对汽车行业更有敬畏之心了。他曾公开表示,“以前看别人做车觉得 100 亿太夸张,现在自己跳进来才知道 200 亿都不够花” 。

然而,作为一名汽车行业的门外汉,何小鹏还是主导小鹏汽车完成了大规模招聘、确立智能化及“all in销服”发展方向,以及放弃Mobileye方案并采取智能软件全栈自研战略等。

为了合格扮演一名企业家角色,自称“有些木讷”的何小鹏也在尝试着改变。酒量只有“二两”的他如今囤了几千瓶茅台,创业后社交环境多了,喝酒的次数也就多了,“有政府的、有行业的、有跟工作完全无关的。”2020年5月13日晚,何小鹏在北京一位朋友开的餐厅聚会,几瓶茅台和红酒下肚之后,桌上10人全部下单小鹏P7,当晚就完成300万元销售额。

不过,在接受腾讯新闻《潜望》采访时,何小鹏却自认为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销售,“技术人员还是脸皮比较薄。李斌就比我牛,以前我们一群朋友一起吃饭,就看到他跟人说我们车特别好你下个单怎么样,我连这句话也讲不出来”。

他的身上依然留有产品人的影子,这就注定了他对细节的关注。有媒体报道称,何小鹏在离开办公室去吃饭时,会随手把灯关上。小鹏汽车的餐厅也分别承包给两家不同的服务公司,通过竞争来保证员工的伙食水准。

除了企业管理,产品研发也是何小鹏工作的重心所在。一位小鹏汽车员工告诉AI财经社,何小鹏十分注意产品的细节,小到一个门把手的设计都会参与进来。产品人的思维处处体现在工作中,该员工称,何小鹏可能是最好也是最难“伺候”的老板,他的思路十分“简单粗暴”——我想要什么?你能给我什么?用什么方法?花多少钱?需要多少时间?

不过,由互联网人主导造车常常会令下属痛苦不堪。一位同样在新造车企业工作的员工告诉AI财经社,在同样是互联网出身的、某头部新造车企业创始人手下工作非常不易,因为对方“常常以为改进汽车的某项功能会像互联网修复一个bug那样简单”。

何小鹏也面临过同样的情况,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他回忆说小鹏G3曾有一项硬件功能做的令他感觉不是很舒适,当时他想“今天提了,明天就该好”。可是,经过沟通才知道“需要九个月时间,要花500万元”。

上述小鹏汽车员工告诉我们,何小鹏近年来在关于研发投入的态度上有了很大改变,“一方面是不缺钱了,一方面也是互联网与汽车业的磨合”。该员工表示,何小鹏为小鹏P7倾注了很多心血,“不敢说P7会让所有车主满意,但它一定是辆何小鹏满意的车。”

不久前,伴随着理想汽车的上市,其严格的成本控制曾引发过广泛讨论。事实上,在小鹏汽车品牌营销上,何小鹏也是非常“抠门”,他甚至不止一次当着媒体的面表达过,“我是很小气的”。

不过在人才招聘上,小鹏汽车从不吝啬。成立之初,小鹏汽车就坚信人才是企业未来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何小鹏全职加盟后,在自动驾驶、整车制造、研发等各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人才招聘。随着上市之后“粮草”的充足,小鹏汽车还会继续加大对人才的投资和管理。

目标:千亿美元市值

有行业人士对我们分析称,美股市场已经存在蔚来和理想两家中国新能源车企,小鹏再行进场事实上并未给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而与特斯拉相比,无论是在体量、品牌还是技术积累上,小鹏汽车暂时还不具备明显优势。

不过,在资深美股投资者、Anlan Capital执行董事陈达看来,选择赴美上市对小鹏汽车而言却是个不错的选择,原因除了登陆美股流程走的更快一些,更重要的是美股市场中有特斯拉等智能电动车企业作为对标,“市场可以更容易理解这个行业”。

小鹏汽车资本市场的表现印证了陈达的看法。此前众多投资者也参与了认购了小鹏汽车发售的至少5亿美元股票,其中包括阿里巴巴至少2亿美元,Coatue至少1亿美元,卡塔尔投资局(QIA)至少5000万美元和小米至少认购5000万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现有股东PRIMECAP也意向认购了小鹏汽车1亿美元股票。

8月27日上市首日,小鹏汽车开盘价23.1美元,较发行价上涨56%,盘中涨幅更是一度达到66%,尽管后期股价稍有回落,但当天收盘涨幅仍为41.47%,并且连续两天保持了增长势头。截至8月28日美股收盘,小鹏汽车报价22.79美元,较发行价上涨52%,总市值为164.4亿美元,超过了理想汽车148.8亿美元的市值。

何小鹏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超越特斯拉,可上市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却表示要收回当初的话,而是要感谢马斯克,因为特斯拉的股价给了投资者信心,让很多人相信智能电动车的未来,“顶级的投资人才开始注意到小鹏汽车”。

两家企业的确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正如特斯拉一样,小鹏汽车也十分重视智能化和自身的研发能力。这首先体现在投入上,据小鹏汽车招股书,在其超过3600名员工中,约43%为研发岗,其中66%、17%和17%的员工分别专注于汽车设计与工程、自动驾驶和智能操作系统。从2019年底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个月中,小鹏汽车的研发费用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89.2%和62.9%。

在招股书中,小鹏汽车表示,“我们是目前唯一一家开发用于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全栈专有软件的中国汽车公司”。据悉,小鹏汽车搭载的车载操作系统Xmart OS和自动驾驶系统XPILOT均为自主研发,具备更高级自动驾驶功能的“XPILOT3.0”也将于2021年推出。

此外,小鹏汽车还与特斯拉一样强调从额外软件和内容订阅中获益的能力。据招股书数据,目前约有50%的小鹏汽车车主选择订购2万元的小鹏XPILOT 3.0。2020年6月,小鹏汽车已OTA升级增加了额外的音乐流媒体订阅服务,未来还将增加更多软件及内容订阅。

美股市场或许并不需要另一家特斯拉,但却需要一家“中国本土”的特斯拉。何小鹏曾多次表示,特斯拉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小鹏汽车的一大优势就是实现了本土化。

据其招股书,截至2020年6月30日,小鹏汽车在中国完成了2510万公里的路测信息收集,车道保持功能累计使用1110万公里行驶。自动驾驶数据集已经收集了约290万张带注释的图片,并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开发了自然语言处理和自然语言理解功能,以期能够更好的对中国本土驾驶环境和沟通语言进行识别。

尽管何小鹏曾多次拿特斯拉与小鹏汽车对比,但他也表示并不想做“中国的特斯拉”。此前在一次采访中,他许下愿景希望小鹏汽车成为一家用户体验很好的中高端科技公司。在上市活动现场,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表示,小鹏汽车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

不过,在实现上述愿景的路上,小鹏汽车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小鹏汽车在招股书中透露,其账上有现金类资产合计21.183亿美元,再算上IPO募得的约15亿美元以及IPO前的9亿美元C+轮融资,令其成为当前中国新造车中钱袋子最鼓的一家。但是,面对造车这样一个持续烧钱的行业,这样的资金储备还远远不够。在特斯拉、蔚来和理想均已经实现毛利转正的情况下,小鹏汽车还处于负毛利阶段,提升销量和盈利水平将是小鹏汽车接下来的一大重要任务。

张翔告诉我们,一家车企至少要达到年销量要超过10万辆的水平才能达到规模经济效应,将前期投资回收并实现盈利。何小鹏此前在回应“何时盈利”的问题时,也表示当月交付辆达到1万辆时可以达到盈亏平衡。以现在的销量来看,“小鹏汽车要完成这个指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显示,小鹏汽车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24.32%、-24%和-3.6%,总体而言其毛利水平在逐年改善。特别是随着小鹏P7度过产能爬坡以及后续更紧凑车型的推出,小鹏汽车销量将进入全新阶段,其负毛利的情况也将会进一步改善。

量产交付和敲钟上市是中国新造车企业生存之路上面临的两大分水岭,小鹏汽车成功迈过这两大门槛,对于未来千亿美元市值的企业和激烈市场竞争下硕果仅存的“唯三”新造车品牌,小鹏汽车不过刚刚走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正如何小鹏所说,“上市只是企业里程碑,但是作为智能汽车代表,小鹏汽车才刚开始”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