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背后的资本较量?创业板注册制落地

AI财经社冯圆圆2020-08-25 15:00 大公司
8月24日对于创业板来说是历史性的时刻,9时30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顺利落地,首批18家企业集中上市,计划合计募资200.6亿元。

8月24日对于创业板来说是历史性的时刻,9时30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顺利落地,首批18家企业集中上市,计划合计募资200.6亿元。

截至24日收盘,18家个股全部上涨,其中10只个股涨幅超100%,而涨幅最低的N锋尚也涨了43.09%。同花顺数据显示,在24日全天创业板个股涨跌幅度排名中,18家新股占据了当日排名的前18个席位。

今天的创业板有点疯狂

据深圳证券交所官方信息,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公司的主营业务遍及设备制造、文化艺术、医药、纺织、汽车、环保等领域。其中,13家公司属于制造业,占比超七成,尤其是来自专用设备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细分行业的公司数量居前。

在新上市的18家公司当中,全天涨跌幅度最大的当属医疗行业的康泰医学系统(秦皇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N康泰。

距离收盘6分钟时,N泰康的涨幅冲破1200%,且一路攀升,最高时达到2931.5%。事实上,在14时53分之前,N康泰的涨幅从未冲破1000%。此后,N康泰的股价又迅速回落,最终涨幅停留在1061.42%。由于振幅过大,有股民惊呼,N康泰“作妖了”。

不过,即便N康泰涨跌幅度稳居18家新上市企业之首,但其45.48亿元的流通市值却只能位居第二位,排名第一的是市值为52.26亿元、从事电子元件的N安克,但其全天涨幅仅为121.44%,不及N康泰的1/24。

此外,创业板的狂热亦带动了一些业绩不佳的存量股。在今日的创业板中,紧随18只新股涨势的,竟然是连续多年业绩不佳,一度游走在“披星戴帽”边缘的坚瑞沃能。除了2019年以外,自2011年起,坚瑞沃能的归母净利润亏损时最高达39亿元,盈利时也不足4000万元。进入2020年,坚瑞沃能的股价一直在2元/股以下徘徊,而今天的坚瑞沃能股价最终收于2.51元/股。

坚瑞沃能的反常表现,不禁让人怀疑,此时的创业板是否存在高估值的现象?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向AI财经社表示,“暂时的高溢价是正常的。事实上,股价高的原因是供给失衡。投资者和资金都在追逐高科技企业,但硬核的高科技公司还太少,没有办法满足大机构和大资金的需求。这就导致一旦有大资金进入,便会出现较高的股价。”

科创板的“竞品”?

今天开始试点注册制的创业板,于2009年10月2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板。

与主板市场不同,创业板诞生之初即是为无法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中小型企业而服务的。也因此,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却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类型也是“五花八门”。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4日收盘,按照同花顺行业分类,在创业板上市的848家企业,涵盖旅游餐饮、食品饮料、农林牧渔、国防军工等各行各业。从覆盖面上,并不亚于A股的主板市场。

数据来源:iFinD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848家企业排名前几位的,分别属于信息服务、电子、医药生物、信息设备等领域,或多或少都带着“科技”的标签。相比之下,餐饮旅游、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等传统行业的企业数量占比并不高。

仅从数量上看,创业板亦是一个孵化科技型企业的摇篮。但这不禁让人疑惑,实行注册制的创业板与注册制的先锋、科技型企业的聚集地科创板,二者是什么关系?是相辅相成,还是“同业竞争”?哪个“战场”又是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董登新教授对AI财经社分析说:“如果从目前的准入条件来看,创业板与科创板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未来定位如何还要看后续市场的发展趋势。”

也有分析认为,科创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主要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企业。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模式深度融合。相比来看,科创板的公司更加“硬核”一些,投资风险也更高。

事实上,对于两个相似的版块同存于资本市场,沪深交易所亦有自己的逻辑。

董登新教授表示,“沪深交易所的想法是不通过行政干预强行划分界限,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际运行和竞争发展来形成淘汰性的市场区分,逐渐突出各自的特色、清晰各自的市场定位。”

实行注册制后的创业板,其投资逻辑也和过往有所变化。由于注册制的包容性,使得亏损企业也可上市,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股票的定价难度更大,更加市场化,更加专业化。对个人投资而言,其打新股、炒新股“稳赚不赔”的逻辑已然成为历史,在新的环境之下,需要更应谨慎选择,提高风险意识。

简而言之,市场越是包容,投资者应该愈加谨慎。

注册制改革之后,监管层的审核也变得具有包容性,不再对上市企业的投资价值做担保。而这无疑对市场的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判断是“实与虚、真与假”都是投资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中美科技背后的资本较量?

事实上,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进程始于今年4月27日。当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6月15日和3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分别受理创业板存量企业和新申报企业的申请。这次改革,从启动到落地不过短短四个月。

而注册制改革后的创业板,携手已过一周岁的科创板,二者共同发力,亦可为中国科技企业营造更好的资本市场氛围,帮助中国科技企业应对当下的挑战。

在过去几个月,在美上市的中国科技企业面临美国审查日趋严格、从美国证券市场摘牌的风险日益上升。今年 8月初,美国政府又提出一项计划: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国公司需遵守美国的会计审计要求,否则将被迫退市。

根据该计划,已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必须在2022年前达到要求,否则需在这两家交易所退市。尚未上市但计划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的中国公司在纽约证交所或纳斯达克上市前必须遵守相关规定。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在一定程度上,这是沪深交易所与纳斯达克竞争的改革。创业板落实注册制,对于高科技企业、新经济企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实际上,科创板已经成为中国科技企业主要的上市平台,2020年上半年融资规模已经超越港交所和纽交所,成为全球第二大IPO市场。

图/视觉中国

“对高科技企业资源的争夺当然是A股市场的重要使命。科创板成功之后,这个意图更加明显。实际上,港交所在2018年允许亏损的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上市,允许同股不同权上市,其实也是对标的纳斯达克。”董登新教授表示,“而目前,科创板侧重大中型企业,创业板侧重中小型企业,两个市场应该是互补性交叉,共同抗衡纳斯达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博望财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博望财经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联系(微信公众号ID:AppleiTree)。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文章仅作为资讯传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观点导向,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猜你喜欢